为明确新学期重点工作任务,全力推进学院高质量发展,3月10日中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召开了全体教职工大会。学院领导班子,“两办”及各系(中心)全体教师参加了会议。院长黄海发表讲话,副院长张淑丽、高雪瑶和吴宏伟及学院党委副书记刘坤雁就各自分管工作进行了动员和部署,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孙广路主持。
“讲过去,不忘初心”,黄海院长用“分而大,合而强;历久弥新,再创辉煌”14个字概括了学院发展的光辉历程。黄海指出,在历任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在所有计算机人的共同努力下,学院不断发展壮大。2022年,学院获批首批省级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产业学院,成立了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并申报了网络空间安全新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再度入选国内一流建设学科,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新增为国内一流培育学科;翟继强、李骜、马超、姚登举、席亮、苗世迪等教师取得了多项标志性成果。同时,也要看到“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大环境下学院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希望全体教职员工团结一心、同心同力,把全部精力放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学院发展上来,把学院这个“大家”建好。“话未来,使命担当”,学院秉承“凝心聚力、开放共享、教研并举、提质增优”的发展理念,黄海勉励大家,要主动作为、乘势而为,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精神,做有使命担当的理工人。
张淑丽副院长对本科教学相关工作进行了部署。她指出,疫情期间,线上、线下教学切换频繁,学院教师为提高教学质量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保证了教学活动平稳、高效运行。疫情过后,面对新形势、新需要,学院将以“专业建设、产业学院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五方面作为着力点,全力推进本科教学高质量发展。
高雪瑶副院长明确了研究生培养和科研方面的工作重点。她强调,要通过建立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优化研究生培养方案、推进研究生课程思政项目和精品课建设项目,提升育人水平。在科研方面,要积极推进国家级、省级等各类科研项目的申报和学院科研流程经费使用办法的执行。通过“有组织科研”为学院更多教师的科研工作打造“强引擎”,做好“助推器”。
吴宏伟副院长就实验室建设、办公用房调整、绩效分配、人才引进、消防安全等重点工作进行了通报和部署。学院将有序推进办公用房清查和调整,加强研究室、创新实验室的统筹规划和使用;加强学院宣传栏和文化墙建设,持续提升和改善教师办公环境;推进实验室管理机制和系统建设,完善AI计算平台的服务和使用;优化和细化绩效分配细则,让所有教师共享学院发展红利。加大政策宣传和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做好学院人才引进工作。
刘坤雁副书记从学生工作的角度提出了期望,她指出,学生工作是一项“细活儿”、一项“难活儿”,学生工作的顺利开展不是靠辅导员的“单打独斗”,而需要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为此,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并在就业方面给予帮助与指导,做学生知识的传授者、思想的引领者和心灵的关爱者。
孙广路书记在总结中指出,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学院在基层党建、人才培养、学生就业、学科专业建设、科学研究、宣传平台等方面取得了很多成绩。全院老师们脚踏实地、埋头苦干,较圆满地完成了立德树人、传道授业、服务经济建设等重要职责,保障了学院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在以往校园疫情防控的多个关键时刻,老师们舍小家、顾大家,每一个人都是孤勇者、都是逆行者。
孙广路强调,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希望老师们要有紧迫感、使命感、危机感和荣誉感,既要求真务实,又要勇于探索。在未来的一年里,学院党委将重点开展以下五方面工作:第一是进一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能力作风建设;第二是推进文化建设,宣传学院成绩,传承优秀品质;第三是加强党建工作融合中心工作,提升双一流建设质量;第四是优化师德师风和党风廉政建设,引导老师们牢记初心使命,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第五是开展系部领导调整工作,让有能力、有愿望的老师投入到学院建设中。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竞发,勇进者胜”。新学期伊始,学院将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迎头克难,扬帆起航!


会议现场